你好,欢迎来到纯珍 登录】【注册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现代美术的开拓者林风眠:中西合璧

2015-06-11来源于:新闻晨报    作者:清语


林风眠

林风眠的芦雁系列,画面在意境上更接近传统中国画。芦苇的用笔与传统中国画笔法有着深刻的联系;雁鸟的造型,取自四川汉画中的飞禽造型。

1900年12月22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西阳堡的阁公岭村林姓农家,取名绍琼。因祖父和父亲均为石匠,且擅长绘画。便自小随父习画,临摹《芥子园画谱》。八岁时,他进入旧制小学立本学堂读书,接受中国传统正规的启蒙教育。十五岁那年,林风眠在家人的支持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在美术老师梁博聪的悉心指导下,他的绘画成绩名列前茅,初现其艺术天分。

1919年末,未满20周岁的林风眠、林文铮和蔡和森等三十余人组成了勤工俭学团,乘坐邮船安德列·雷奔号赴法求学。经过半年多的语言学习,林风眠考入了法国中部哥德多尔省国立蒂戎美术学院。林风眠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在院长杨西斯教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1921年,在杨西斯的引荐下,林风眠转入了巴黎的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1924年,完成一年德国的艺术实践后,林风眠携带柏林期间创作的大量作品返回巴黎,与罗达结为伉俪。1924年5月,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的莱茵河宫的展览中,林风眠的参展作品有42幅之多,被当时《东方杂志》称为“中国留学美术者的第一人”。其中,油画《摸索》引起人们格外关注,蔡元培更是对林风眠大为赞赏,与之成为忘年交。

然而,正当林风眠创作实践才情充盈时,爱妻罗达与婴儿不幸因病同亡,让他的理智与感情失去了平衡。从此,他性格变得更为内向,感情世界也更孤独寂寥,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探索之中,并通过画笔来极力渲泄内心的情绪,彩墨画《生之欲》由此诞生。1925年夏,巴黎举行国际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博览会,其中“中国馆”展出了林风眠的诸多作品,包括《生之欲》、《忧郁的沉迷》、《波罗米尼的黄昏》等。

1926年初,27岁的林风眠带着这六年来创作的作品回国。当他乘船返抵上海,码头上有人打起“欢迎林校长回国”的横幅。原来,林风眠还在法国留学的时候,蔡元培就用电报任命他为北京艺专的校长。林风眠到任后,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中明确表达了“改造艺术院校”的决心,“俾能集中艺术界力量……以求打破艺术上传统模仿的观念”。这种勇敢的想法,必然引起某些艺术家的不满,改造艺术的具体行动更引起保守力量的愤恨。1926年,林风眠不顾某些国画家的反对,毅然聘请齐白石到艺专任教,使这位木匠出身的画家第一次登上大学的讲坛。法国画家克罗多也是由林风眠聘请来华任教的…… 林风眠在美专时举办了他回国后首次个展,展示他在欧洲多年来创作的油画和中国画,如《人类的历史》、《渔归》、《白头巾》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他回国后创作第一幅油画《民间》(又名《北京街头》),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同情,让观者感同身受。

艺术形式上,林风眠的贡献是他将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中国传统水墨的意境相结合。作为最早对传统中国画进行革新的画家之一。在他所画的山水、仕女、静物、花卉、戏曲人物等作品中,充满着自然与生命的气息,体现出对和谐与宁静的憧憬,而其颠沛曲折的人生经历又使其作品具有着另一种令人感动的孤寂之美。

上世纪50年代初,林风眠离开杭州到上海居住,从此便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海他度过了艺术生涯中的重要阶段,艺术创作也日臻成熟,产生了许多的佳作。本次陈列主要通过综合展示林风眠各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尤其是上海时期创作的作品,来呈现这位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重量级人物的艺术成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