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纯珍 登录】【注册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邢慈静:气若兰兮才华横溢

2015-06-22来源于:北京商报     作者:少韵

晚明时期,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女书画家、诗人,她就是与东晋卫夫人、元代管道升并称为“墨坛三大才女”的邢慈静。邢慈静,山东临邑人,生于万历元年(1573),号兰雪斋主、蒲团主人,晚号鸣玉,出身名门,能书能画、能文能诗,是晚明文坛、书坛上誉重一时的女文学家和书画家。

名门之后 名媛之姿

邢慈静出身诗书仕宦世家。邢氏本就是河北河间府望族,明初奉旨移民落籍临邑。慈静曾祖父邢政为岢岚州知州;祖父邢溥为博野县教谕;伯父邢如默为嘉靖八年进士官终汉中知府;父邢如约乃德王府御医;母万氏,深通经史;胞兄邢侗,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终陕西行太仆少卿。邢侗工书,学王羲之,大字雄健、小字遒媚,兼能画兰竹,被誉为“明代四大书法家”(邢侗、米万钟、张瑞图、董其昌)之一,与当时杰出书画家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书法为海内所珍。

邢慈静自幼聪颖过人,她博学多才饱读诗书,特别是其兄邢侗对她的影响巨大,慈静家中共有兄妹10人,其排行第八,与邢侗相差22岁,邢侗最喜爱慈静,不称其名而总是直呼八妹。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慈静也不像一般的古代女子,她不习女工,专习文学、书法,少女时便诗书字画无所不精。

月影沉沉 凄苦人生

少年时,虽然生活优越,但邢慈静一生却命运多舛,晚境凄凉,令人唏嘘。受此影响,她的诗风悲苦寂寞,少了几分浪漫,多了几分禅机。其《静坐》诗云:“闲抛针线坐来深,静里频将面目寻。天地两忘身是幻,一潭清影月沉沉。”这无疑是其寡居后寂寥生活的真实写照。

邢慈静虽然才貌俱佳,但受到大姐不幸婚姻的影响,其母亲万氏夫人一直拖到28岁才让她嫁于山西大同知府马拯,“兰雪斋”则是她嫁给马拯以后的书房。邢慈静的婚姻并没有母亲所期盼的那样获得幸福,婚后17年里,两人一直聚少离多。在此期间,她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两次回乡奔丧。其夫马拯又被朝廷派遣至辽阳坐镇7年,两年一直未能团聚。万历四十年其兄刑侗不幸去世,慈静伤痛万分,又一次回乡奔丧,直到3年后马拯升任广东右布政史回乡探亲才又得以相聚。此后马拯又不顾邢慈静阻拦坚持任贵州左布政史。慈静为了不再面对长久的异地分离,只好携子同往。更不幸的是因过度劳累,马拯不到半年就吐血而死,慈静忧伤过度昏迷了3天才苏醒。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丈夫去世不久,娘家败落之际,邢慈静又痛失18岁的爱孙,因此后半生她寡居清冷。中年丧夫、晚年又丧失爱孙,这使得她身心蒙受了巨大的创伤。她无依无靠,独撑门户,十分艰辛,看尽人世变幻,世事沧桑。

从大家闺秀的书画名媛,到家道败落亲人离散,邢慈静都默默承受。最终皈依佛祖,潜心修佛和书画创作,并没有自怨自艾,一直坚强地承担所有痛苦和寂寥,并为后世留下了至多精品。

不入世俗 品性高格

邢慈静一生清高,“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不入世俗,品性高格。这也深深影响到了其诗书绘画的风格,她擅画草木竹石,笔意萧疏、清隽雅秀感情真挚,别有情韵,其书法清峻秀拔、端庄朴茂,深得王羲之神韵。晚年主刻《之室集帖》,为海内所珍。寡居后信佛,尤精白描观音,庄严妙丽、神气如生,她画的一帧莲瓣观音像被清代乾隆内府收藏。近年来,台湾地区的《故宫存画》,就有收录邢慈静的《莲瓣观音》堪称我国书画艺术中的精品。

邢慈静的一生,虽然是才华横溢的一生,但她的后半生却过得困顿和郁郁寡欢。或许正是这诸多的苦难成就了这位晚明的才女,她留给后人的传世诗文书画,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古代女性的才气和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