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纯珍 登录】【注册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张广文 故宫玉器鉴定大家

2015-05-23来源于:纯珍网作者:墨言

张广文,男,1949年出生,故宫玉器鉴定专家,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78年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管理及古代工艺品研究工作。曾先后任保管部工艺组组长、古器物部工艺组组长。对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其他工艺品亦通过传世品的特点展开研究。在2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曾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多部专著。
张广文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工艺美术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
张广文在古代玉器及其它工艺品研究中,主要致力于:
1、明、清两代玉器的历史、品种及使用情况,掌握清代各时期玉器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探究这一时期玉器的生产及行业状况,并对清代仿古玉、假古玉的制造情况进行研究。
2、传世玉器制造的时代,按时代对故宫博物院庋藏的传世玉器进行排列和比较,掌握传世玉器的增长变化状况及特点,了解古代玉器的发展序列,并将鉴别古玉的真伪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3、玉文化及古代玉器的发展历史,着重于用玉思想和用玉习俗两个方面,注重对古玉文化的通俗解释,分析各时代的用玉特点、制玉特征玉器及古玉埋藏于地下发生的物质变化,以作为鉴定之佐证。
张广文认为:“玉的沁色是表明玉器制造时代长短的重要特征,历代的玉器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称谓及识别方法,主要目的是力图从沁色来判断古玉的真伪和时代的长短。玉染色一是为了提高玉的美感和价值, 一是为了仿古做旧,主要是仿制古玉的沁色。”
一、宋元时期人们对于古玉沁色的认识及人工染色
从现知文献中还很难全面了解唐代人对玉器沁色的认识及染色的情况。但材料表明,宋元时期, 人们已非常重视古玉的颜色,这一点在元人朱德润所著的《古玉图》中已有明确的反映。在《古玉图》中, 记录了多种玉器的颜色, 其中有关玉器颜色的记录,经分析,大致为下列几种颜色:
1. 玉上的土沁。“ 指南车饰” 图, 绘一马头, 上立一小人, 右臂指于前, 附有图说, 其中有下列语: “ 琢玉为人形,手常指南, 足底通圆窍, 作施转轴” , “ 延枯中获观于姚牧奄承旨处。玉色微黄, 赤给, 古色包转间,亦有土花亏饰处。” 1由此可知玉人微呈黄色, 其上有腐蚀后产生的色变, 图说中对色变的具体色相讲述得较含糊,称之为“ 土花亏饰”,认为是土中埋藏所致,同后人所讲的土沁相仿。
2 . 玉上的红色沁。“ 黄玉鹿卢环” 图,绘双连方形环, 附图说述其色: “ 色如蒸栗, 古色如红枣。” 夏“ 色如蒸栗”是讲玉质之色, 也就是玉之符, 汉代人提出“ 玉之符” ,黄玉以“ 色如蒸栗” 为标准,宋人也延用了这一标准,这一标准对后世品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色如红枣” 则是讲玉的颜色变化, 目前考古发现的玉器中, 很难见到古色如红枣的,因而这件玉环上玉器的颜色变化及玉器的染色做旧的颜色, 可能是人工染色。
3 . 玉器上的水银沁。“ 玉辟邪” 图, 绘卧式辟邪, 图说: “ 色微白而红, 古斑斓间有水银色处, 传是太康墓中物,陕右耕夫锄得之,延枯中赵子晶承旨购得之, 以为书镇” »。所绘辟邪头大而披发, 为汉代之后的作品, “玉说” 中提到水银色,我们现在尚不知确切的颜色, 推断这一提法可能同其后所言水银沁相仿。
4 . 玉上的红色古色。“ 玄玉骆” 图, 绘一人一马相连, 《古玉图》谓其马, “ 玉色微青, 古色红粉,斑斓如桃花” , “斑斓” 指斑片状。“ 卧蚕瑜”,图说“ 玉色苍黄而古色红润” ¼ ,所谓“ 古色” 应不是玉质本色,而是在流传过程中附上的旧色。
5 . 玉器上的黑色古色。见“ 三璃理捧”图½ ,绘兽面纹铺首、剑格各一具, 图说“ 理,玉色白而古斑黑。捧, 玉色微青而古斑红黑”。对于玉器上后产生的黑色,现今的一些鉴定者认为即是古人所讲的水银沁。
6 .晕红。见于“ 晕红玉瑜” 图¾ , 所谓“ 晕红” 似为古玉表面产生了一层较均匀的红色,不露原有玉色, 所谓红,可能是红褐之色。《古玉图》所讲到的古玉颜色计有上述几种, 除玉本身的质地所具颜色之外, 属玉制成后产生的颜色有“ 土花” 、“水银色” 、“ 晕色” 、“ 古色如红枣” 、“ 古色红粉” 、“ 古斑红黑” 等,其中以红色与黑色为多,红色又分为重色和淡色,色为暗红色( 红褐色) 与红粉色, 我们不易断定“ 红粉” 是何种用途的红色粉末,但其色应更接近红色。《古玉图》所绘器物多为汉代之后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 制造年代不能早于唐代,极似宋代作品,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唐、宋玉器来看沁色并不重,且元代去宋代不远,所录玉器中一些作品的“ 古色” ,应是人工所染。《古玉图》对玉器进行的说明给了我们提示: 首先, 宋元时期,人们已进行了古玉颜色的研究; 其次,宋元时期已出现了人工染色的玉器, 其中有些作品上的人工染色被误认为是旧玉上的“ 古色” 。
二、明代鉴玉家对古玉沁色的认识及人工染色宋、元时期,以古玉的颜色的研究、识别、仿制已经开始,明代则进一步发展。
从《古玉图》中能看出元代人收藏旧玉的活动情况,明代社会的经济条件更加宽裕,人们的古物收藏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古玉的收藏在这一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鉴别收藏古玉的年代及真伪,如何说明古玉器的称谓及用途是摆在收藏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同时,古玉作伪、古玉识别及古玉市场也随着收藏的发展而发展。明初洪武时期,曹昭根据自己收藏古物的经验,写了一本指导人们进行古物收藏与识别的书籍,取名《格古要论》, 书的内容广泛, 涉及到了书画、版本、器物、用具等多方面知识,其中有关玉器的内容占有相当的位置, 玉材的档次、玉器的名称、用法都有谈及, 同时也讲到了古玉的沁色,主要是关于血沁及土沁方面的内容。“ 有红如血者谓之血玉, 古人又谓之尸古, 最佳。”也就是说曾经人葬, 又同尸体相关,在埋藏过程中受到尸血侵蚀而产生颜色变化的古玉中, “ 红如血” 者最佳,但“ 红如血” 是不确切的概念,血在刚淌出时呈大红色,其间所含铁质在空气中氧化后, 血便是暗红色, 于后日久又呈铁褐色。现在看到的带有颜色变化的玉器中, 玉上的红色、暗红色皆为后染色,而出土玉器中带有褐色沁色的器物很多, 《格古要论》所谓的“ 血玉” 、“ 尸玉” 可能和这种铁锈沁有关系,而且带有这种沁色的旧玉历来都是十分珍贵的。《格古要论》曰: “ 见菜玉连环上俨然黄土一重,并洗不去, 此土古也。”
所谓“ 菜玉” 是指“ 非青非绿如菜叶” 的玉, 上面的颜色如黄土, 有一定厚度, 洗不掉。与此相近的玉色,常见到的有三种,
1、是埋玉器于土中产生的色变, 即所谓的“ 土古” ;
2、是一些玉璞表面带有黄褐色玉皮,所谓“ 边皮糙玉”,在制造玉器时,有意将硬皮保留下来冒充古旧玉色;
3、是人工所制的人工着色。另外, 《格古要论》中还提到了“ 黑漆古” 、“ 渠古”、“ 甄古” 等,也都是指旧玉上的颜色变化。
明人高镰著《遵生八笺·燕间清赏笺》,对古玉器有专门的记述, 其中谈到古玉器的沁色:“至若古玉, 传世者少, 出土者多土锈。尸浸,似难伪造, 凡古玉上有血浸,色红如血, 有黑锈如漆, 做法典雅, 摩弄圆滑, 谓之‘尸古’ 。如上蔽黄土, 笼罩浮翁,坚不可破, 谓之‘ 土古’ 。” 还讲到了铜沁: “ 旧见一玉, 半裹青绿,此必墓中与铜器相杂,沽染铜色乃尔。” 高镰所记, 涉及到了明人关于血浸、尸古、土古、染铜古代玉器色的看法。明人屠龙著《文房肆考》( 文房器具笺)中也有关于玉器的土锈、血浸、瑕帽斑的记述:“ 有三代玉方池, 内外土锈, 血浸四裹, 不知何用… … ” “有玉蟾蛛,其背斑点如洒墨,色同袱帽无黄晕… … ” 从以上情况可看出, 明代人在收藏旧玉器时也很注意玉器上的颜色变化, 尤其对于“土锈” 、“ 血浸” 、“ 尸古” 、“ 铜色” 、“ 黑漆古” 、“ 甄古” 等色,有了较为固定的通行说法,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为玉器的仿古做旧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三、清代人对古玉沁色及人工染色的研究
清代, 古玉的收藏风气更盛,收藏者不仅注意古玉的碾法、玉质、时代特点, 对古玉的颜色也更加重视。
清前期人氏孔尚任在《享金簿》中谈及古玉时说: “ 汉玉羌笛,色甘黄如柳花… … 为汉器无疑, 全体光莹, 不沾汗浆, 亦无土花。”此间提出了“ 汗浆” 、“ 土花” 之说, 又有“ 雷纹汉玉环, 径二寸, 肉好相等,包浆熟润若凝酥也。” 这里所言“ 汗浆” 、“土花” 、“ 包浆” 是指玉沁色后又经盘磨, 表皮所产生的颜色变化。前述《格古要论》所言“ 甄古”,时隔数百年,孔尚任在《享金薄》中细释“ 甄古” : “ 剑瑜… … 碧玉被毁者谓之甄古… …遍体栗纹,纵横有法。’,就是说,甄古是似碧玉的玉, 但还能看出原本的玉色, 玉的表面有栗色纹理, 分布均匀。实际上, 古玉经土埋而裂纹中浸人栗色是存在的,但裂纹不甚均匀, 分布均匀者多为仿制。将玉烧出纹理, 染色后又经土埋, 使原有烧痕受沁且形成旧色,这类色相,非甄古,实仿古也。
清中期, 陈性著《玉纪》对古玉及沁色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 将玉色分为“ 九色” 、“ 十三彩” 。“ 九色” 是指玉本身之颜色,为玄、蓝、青、绿、黄、赤、紫、黑、白九种, 九种玉色又各有标准色相, 分别为“ 玄如澄水” , “ 蓝如靛末” , “ 青如鲜苔” ,“ 绿如翠羽” , “ 黄如蒸栗” ,“ 赤如丹砂” , “ 紫如凝血” , “ 黑如墨光” , “ 白如割肪” 。“ 十三彩”是指玉的沁色,具体分类为: “ 受黄土沁者色黄,名曰琳黄” , “ 受靛青沁者其色蓝,名日琳青” , “受石灰沁者其色红,名曰孩儿面” , “ 受水银沁者其色黑, 名日纯漆黑” , “ 受血沁者其色红,名曰枣皮红” , “受铜沁者其色绿,名曰鹦哥绿”。还有朱砂红、鸡血红、粽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西黄、鱼肚白、糙米白、虾子青、鼻涕青及雨过天青等玉色。珍《玉纪》对古玉所以能受沁变色的条件进行了探索,以为同土壤中所含水银的作用有关。后来的李凤公在《玉纪正误》中对比提出了不同看法。
四、染玉做旧工艺对玉材的选择
选择玉材是玉器仿古做旧的重要环节, 许多仿古玉制造者在制造作品前, 都有对玉材进行认真的选择。选择的标准很多,主要有下面两条:
一是材料的色泽接近于旧玉作品,用这种材料制造的作品略经过处理便会产生古玉的某些特征;
二是易于染旧色的材料,某些玉是很难进行染色处理的, 染玉者往往主动避开这些材料。在染玉做旧进行玉材选择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1 、 选用同古代玉材相近的材料制造古玉玉材同某些建筑用彩石在色彩分布上有所不同, 一些建筑材料中的彩石,同一矿床的产出矿石的色泽、质地非常一致, 可以采到较大量的同色泽材料。而玉材则不然, 同一时期、相近地点开来的玉矿,色彩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这就产生了一种现象,不同时代制造的玉器,在玉材的选用上存在着很大差别,即使同种矿物质,也存在着色泽上的不同。不同时代的玉器中,材料色泽上相同的作品很少,因而在制造仿古玉时, 首先要注意的是选择同古玉所用材料色泽、质感相近的材料。
2 、选用旧玉料做仿古玉玉料为矿物质材料, 难言其新旧,用旧玉是讲过去开成料的玉,或在玉色、沁色方面接近于古玉的玉。旧玉的来源有造型较大、加工不精的旧玉器,如古代的素面琼、璧、斧或其他器物。另外还有古代遗留下的玉材。《玉纪补》记有“ 角头古玉” 、“ 秦之玉作在陕西之万村,吴之玉作在浙江之安溪, 所遗玉角甚多, 万村之玉坚洁,安溪之玉绝松,琢为玉件, 谓之角头古玉,玉质虽古而器则新也, 亦能盘出色浆”。这里所讲即选择古玉作坊中遗留的旧料或料头, 这些旧料的材质, 同某些古玉器的材质在色泽、感官上是一致的,经年久风化,旧玉的感觉就更明显,做出器物再盘出“ 色浆” 是很好的仿古玉器。
3 、用旧玉器改制旧料毕竟非常难找, 为了解决仿古玉的材料问题,仿古者往往用旧玉器加以改造。在仿古玉作品中,常能出现用旧玉改制而成的作品, 这类作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旧器局部进行修改,保留部分旧器的纹样或器型,这种情况较常见;另一种情况是用旧玉的料改制成新的作品。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不仅出于仿古玉的需要, 还在于大量古玉流传于世,年长日久,作品的损坏是必然的,对损坏的器物进行改刀,在玉器中较其他类器物更为普遍。另外, 还有一些玉器,玉材很好但原来的加工粗糙,这样的作品也被用以改造。在清代宫廷造玉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作品是用旧玉器改制的。宫廷档案中有大量将玉器收拾、改做的记载,很多属新石器时代或商、周时期的玉斧、璧,原本无饰纹,在清代被加琢了装饰纹样, 宫廷内务府档案中, 多有皇帝传旨,对地方人宫内的玉器不满意,着宫廷玉匠加以改造的记录。乾隆皇帝的御制文集中,也收录有乾隆为修改旧玉而撰写的文章。旧玉改制在仿古玉制造中是占有一定数量,只是见于文献记录者甚少。
4、皮糙玉的选用对质地坚密的玉材进行做旧染色是很困难的,在加工仿古玉时,往往选用边皮料做材料。所谓边皮料即是在玉材的表皮或边部风化了的玉料,风化部位失去了原有的硬度、光泽,如石膏, 如朽木,用金属工具便可刻动, 这种情况同古玉器有类似之处。一些古玉埋藏年久,受土壤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侵蚀,质地往往发生变化,器物的局部或外层全部失去光泽, 硬度降低,颜色也发生变化。利用边皮糙料制造的仿古玉器, 就是效仿古玉器的这些变化特点,而这种做旧之法是清代以来,制玉行业中大量采用的。
5、仿水银沁的制造与识别前面已经证明,古人所谓水银沁是指玉上的黑色沁斑。但情况往往不这样单一,在很多玉材中,也带有局部的黑色质料,这是由于玉材中带有的微量石墨所致。
玉材中带有的黑色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为玉中带有黑色斑点, 色不算太黑, 星星点点出现于玉中,有的还较密集, 透过玉表可看到, 人们称其为黑芝麻斑,这种玉材的使用年代很久, 汉代玉器, 宋、元玉器, 明、清玉器,现代玉器中都有出现。
第二种是局部带有浅黑色的玉, 所含黑色面积较大, 边部同其他色古代玉器玉相混杂,这种玉常被称为墨玉, 主要见于清代玉器。
第三种是局部玉色纯黑, 面积不大, 其色若黑漆,在玉中形成黑色斑块。玉器上的黑色还可以用火烧出,用火烤使玉材变色是玉器作伪的常见方法,可烧出黑色、灰色、白色等不同之色。晚清时期,宫廷内失火, 重华宫藏玉多被火烧,清宫遗玉中不乏烧毁之玉, 其色分为白、灰、黑等色,白者光泽暗而有裂纹,黑者之中不乏似焦油而表面光亮者,有些玉件白色近半接连黑色半件,足以证明玉器上的黑色为火烧而致,绝非玉材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