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李可染画院举办首次学术大展

2015-01-24来源于:新浪收藏    编辑:

开幕式现场 

 

场馆外景 

 展览现场 

嘉宾合影

新浪收藏讯 2012年12月16日下午四时,由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和李可染画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北京·城南写生邀请展在大兴区北京澄怀美术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10位教授和108名学生们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兴为创作母体,在数日写生的基础上提炼加工,把对大自然的人文观照转化为一幅幅意境高妙的中国画。


本次展览是李可染画院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包括现场写生、展览、论坛等一系列环节。本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通常设置的金、银、铜奖之外,李可染画院院长邹佩珠先生特意设立了院长提名奖(起步奖),旨在提携后学,继承和发展李可染先生开创的对景写生艺术体系。该展共展出130余幅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开幕式当天,文化部领导、大兴区领导、李可染画院领导等及数百名学生出席了盛大的画展开幕式。


本次展览开幕之前,展览主办方特意举办了“艺术院校中国画写生教学论坛”。论坛由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李庚先生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姚鸣京、郑炜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黄华三教授等专家学者,以中国画写生教学为主题,围绕剧烈变革社会状态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中国画领域对待写生的态度、中国画写生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们在中国画写生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


“重走”李可染先生写生之路


大兴,历史悠久,自先秦置县,元明清三代为“天下首邑”。随着2010年新三年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兴区发展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形成了“三座新城矗立、高端产业集聚、环境宜业宜居、人民文明富裕”的美好画卷。


大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与艺术家们结缘。建国之初,中央美院的师生们参加了大兴区的土改运动,他们是第一批结合现实题材进行创作的传统中国画画家,李可染先生是其中之一。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危机的背景下,李可染在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广博的学识涵养基础上,具体地提出了“深入生活是改造中国画的一个基本条件”,并开始了历时数十年的写生实践。李可染先生身体力行,以写生为突破口,把写生作为创新的试验田,带着问题去写生。他通过写生打进生活,以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来关照自然,通过写生解决造型、笔墨等问题,在创作时又能从具体景物的局限中跳出来,发掘出了新时代的中国画绘画语言,确立了山水画的时代风格面貌。


今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05周年,也是李可染画院成立之年,为了纪念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繁荣大兴区的文化艺术事业,由李可染画院组织,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和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们带队的青年艺术家们,于今年11月份来到了秋色宜人、风光迤逦的大兴区,开始了他们的写生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园,演绎麋鹿失而复得传奇故事的南海子公园,独具特色的中国西瓜博物馆等景点都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艺术家们对大兴区有了切实的体会和感悟。他们在现场挥毫泼墨,对景写生,鲜活的笔墨使大自然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升华。他们以这种特有的审美表现语汇来反映大兴的淳朴民风、历史变迁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也以“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方式纪念李可染先生。


意义非凡的院长提名奖


在注重艺术学养、挖掘国画新人的原则下,王鲁湘、姚鸣京、王海昆、黄华三、高毅、刘临、郑炜、张文华、翟旭东、韩洪彪、田忠利等诸位评委,经过严格公正的初评、复评、终评,最终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10名,入选作品88件。在评选过程中,艺术家作品不断地带给各位评委惊喜。对此评委们颇多感慨: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当下现实生活为观照,在写生的基础上提炼加工,作品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生活是艺术的源头这一原则在他们的画笔下成为自觉的艺术创作行为。笔墨、章法与境界这些中国画基本的价值建构,在参选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呈现。本次展览参选作品数量之多,精品之众,展示了青年艺术家蓬勃的艺术生机和创作力。


李可染画院院长邹佩珠先生以欣慰二字表达了对这些青年艺术家写生作品的认可,在后期的展览筹备会上,她建议除了金奖、银奖、铜奖之外,特意增设院长提名奖(起步奖)。她向广大评委阐述了个人的理由:李可染决心变革中国是在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大兴区的土改运动,深刻体会到了大兴人民在经历了水深火热的旧社会生活之后迎来新中国的欣喜变化。这段深入群众的经历为李可染先生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他首先画了大量速写,然后做了数幅创作,代表作品有《新分黄牛牵到家》、《白发女》,并由此开始了变革中国画的第一次实践。关于李可染的中国画改革,有些学者认为是从1954年江南写生开始的,1954年富春江写生、1956年黄山写生、197年德国写生。其实他的艺术改革是从北京开始的,而大兴就是起点。北京大红门、中山公园、北海公园、颐和园等景点,都是他多次写生创作过的地方。今年8月份李可染画院刚刚成立,而写生活动也是李可染先生生前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为了鼓励青年画家们,设立院长提名奖(起步奖)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李庚向记者介绍,李可染画院是将画院、研究所合而为一的新型画院,也可以说是培养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研究所形式的小型画院。我们将建立十个研究室,包括五个高科技实验型的研究室(考古绘画材料、新材料表现、历史遗产、美术史研究、视觉艺术)和十个教授级艺术家工作室。李可染画院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写生北京的计划,这一次城南写生活动,青年艺术家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观摩李可染先生的写生作品、聆听教授们的写生授课,在与大自然、写生经典的对话中,把大兴区的自然和人文之美展现给了广大观众。


三代同堂的中国画写生面貌


中国传统绘画历来讲究师造化,五代的山水画大家荆浩即已提出“搜妙创真”的要求,意思是深入大自然感受物象变化之道,由此获得无尽穷的创作素材,但写生课真正进入到中国画的教学中,却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画家们通过写生改变了中国画的面貌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画教学中的写生概念被重新阐释和解读,写生不再仅仅是一种提高造型能力的手段,更为艺术家提升表现技能、锤炼绘画语言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参加本次写生活动的院校师生,对关于写生在中国画教学中的意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次活动中既有北京的专业院校,也有外地的艺术院校,既有教授们的写生作品,也有学生们的写生实践,展示了以学院美术教育为主体的写生作品,是目前中国画写生教学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当下极为重要的一个学术研究课题。


李可染先生以采风、教学、游历等多种形式,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山河,描绘题材范围广泛,写生作品数量丰厚。这次展览从汇聚的百余幅写生精品中挑选而出他数件珍贵的写生作品。不论是平凡精致,抑或是佳山胜水,经过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加工提炼,无不令人称叹。先生的艺术成就不再赘述,由观者自行体会先生作品中的至极静妙。今年是李可染画院成立之年,邹佩珠先生也特意拿出自己珍藏的部分李可染图片资料进行展览,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大师的足迹。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式微和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困惑,中国画应该如何发展?李可染先生在写生方面的探索精神,具有时空的穿透力,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建设性意义,值得我们从中汲取养分。李可染先生、知名艺术院校教授、青年艺术家的写生作品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展示,产生一种多元交流的互动文本,也以此鞭策着青年艺术家们不断勇攀艺术高峰。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