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黄庭坚十八米长卷回国展出

2015-06-22来源于:深圳商报     编辑:雨露


上博展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


北宋赵佶《五色鹦鹉图卷》(局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于11月2日至2013年1月3日展出。此次展览首次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美术馆所藏的中国古代书画珍品聚集到一起,共计60件展品,涵盖了五代、宋、元四百多年的时间跨度。

五代宋元承上启下

上博馆长陈燮君说:“五代宋元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发展时期,因此,不仅解析中国书画艺术流派风格与时代精神特征的相互关联尤重五代宋元墨宝,而且对中国三大绘画专科——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转承起伏的深探也以五代宋元为最关键。中国书画艺术流派风格与时代精神特征的相互关联尤以五代宋元墨宝最为凸显。五代宋元的跌宕起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型发展时期,前承奠基开拓的秦汉晋唐,后启沉稳凝练的明清近代。不仅如此,藏于美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书画也尤以五代宋元时期的作品最为精粹。”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美术馆是美国收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最丰富和最精美的艺术馆。上海博物馆与四大馆有着长期合作交流的历史,曾多次向大都会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借展,举办各项专题特展;这次四大馆慷慨借出馆藏精品,并不收借展费,使流传美国的中国艺术珍宝首次回到祖国,不仅为弘扬中华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是进一步加深中美两国博物馆合作交流的重大举措。

为了这次大展,上博把绘画馆整个展厅都让了出来,把设备进行了全面整修,里边的空气都是经过净化的,而且恒温恒湿。整个展览有五代作品3件,两宋作品37件/幅,元代作品27件。这些珍贵墨迹包含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这三种传统科目以及草书、楷书和行书三种书体。展览分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文人山水画的兴起”、“人物画与宗教画的兴盛”、“寓兴移情的花鸟画”、“讲法和尚意的宋元书法”五大部分。通过经典性、学术性和互补互动性三大特点,向观众展示这一段中国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建立各种典范风格和各种技法形式达到成熟和精诣的辉煌时期。

传世名迹荟萃经典

特展的经典性体现在展品中有许多为艺术史上的代表之作。如北宋李成《睛峦萧寺图轴》是北宋早期雄伟壮美的山水画代表作;李公麟《孝经图卷》标志着文人画作为一种特殊艺术样式的实际开端;传宋徽宗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卷》是一件传世的北宋宫廷院体人物画的杰作,三组宫中贵妇并女侍位置的巧妙安排使全图在视觉上表现出对比美、均衡美、韵律美、装饰美。虽是北宋画院中人学习古法而摹唐人之本,然而注入了北宋人物画的高度技巧,人物刻画精微生动,线条用唐代的高古游丝描,色彩绚丽,仕女脸部的晕染细腻匀洁,运用三白法,是将唐张萱的绮罗人物画进一步发展后形成的新风貌。此图依金章宗题签“天水摹张萱捣练图”而命名,“天水”即指宋徽宗赵佶,而此图为宣和院画家按照唐代改萱的原迹临仿的,很可能重新组合过。

还有乔仲常《赤壁赋图卷》、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图卷》、陈容《九龙图卷》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画家具有典范意义的标志性作品。

在花鸟画中,宋徽宗赵佶的《五色鹦鹉图卷 》引人注目,据两宋史籍记载,赵佶以擅画花鸟著称,图中描写他在宫廷御园中所见的五色鹦鹉,为纪念这个发现,于是将那只异国珍禽作了精致的刻画,并以瘦金体书法加上颂辞,此卷无疑是徽宗花鸟画中最可信者之一。

书法中的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相如列传卷》长达18米,约有1200余字,长度为黄氏存世作品之最,堪称最长手卷之一,全卷遒劲骨健,纵任奔逸,用笔园转,实乃黄庭坚1094年得观狂僧怀素狂草名篇《自叙帖》后的会意之作。书写时使气狂肆,宣泄着郁结的情绪,体现了苏轼主张以书法抒发情意的“尚意”创作理念;另一幅元代鲜于枢《草书石鼓歌卷》,也是高0.45米、长达4.5米的大卷。此幅草书纵横恣肆、气势壮伟,为草书中的绝品。还有南宋《皇室书法册》、元赵孟頫《行书王羲之四轶事卷》等,俱为书法巨作。展出的高宗书法墨韵为《草书天山阴雨七绝诗页》,绢本墨笔,如果说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高宗《行书赐梁汝嘉勒书卷》是其中年佳作而遗存“黄字”墨韵的话,那么这件草书团扇的字里行间在得“王字”墨韵之上,更显开朝皇帝处世的那份自信、独到和圆滑。

学术探讨提供空间

学术性正是本次特展的又一个主要特点,一些赫赫有名的展品将为学术研究提供深入探讨的空间。比如,北宋初李成传世作品极罕,北宋晚年米芾就欲作“无李论”,此次参展的李成《晴峦萧寺图》,以前被视为李成真迹,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是摹本。有现代学者研究,认为是属于李成流派之作。但也有现代学者认为,此图山峦轮廊线坚实粗重,山石密布直笔皴、点子皴,多皴少染,有的岩石屈动如云,远山淡墨烘染,笔法较之《茂林远岫图卷》更简古,其年代定于北宋早期是可信的,是目前发现最能反映李成画风的标杆性作品。有不少人认为南宋马远的人物画《春游赋诗图卷》画得很好,认为此图可能是米芾《西园雅集图记》的图解,但也有人认为主题应是属于文人雅集的叙事性记载,而非具体的“西园雅集”故事。有人认为这张画其实是马远与宫廷画家合作画的,但也有人认为此图画风较为严谨,衣纹勾描劲利,但不像后期那样简括粗豪,应是马远早年时期的制作。

此外,传为五代董源的《平林霁色画卷》、传为南宋直翁的《药山李翱问道图轴》、传为北宋范宽的《雪山楼阁图》等,对其作者归属或主题内容等,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署款五代董源的《溪岸图》,这件作品为世人所知较晚,曾在1999年12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绘画的真伪问题讨论会”引起激烈的讨论,主要以方闻与高居翰之间的争论为代表,方闻将此画断为五代,而高居翰则将此画断为张大千的伪作。国内不少学者则认为《溪岸图》作为五代宋初的作品没有多大的疑义,不可能是一幅伪作。嗣后不少学者都撰文进行论述,估计在随后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会有精彩的争辩。

互助互动难得良机

上博书画部主任、本次展览策划人单国霖介绍说,此次展览的不少展品是国内博物馆收藏所阙如或稀少的。这不仅扩大了观众的眼界,同时也为研究艺术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例如元代陆广、张羽、徐贲等文人画家之作,传世甚罕,展品中陆广《丹台春晓图》境界幽淡,笔墨清润柔婉,为元末直承黄公望、王蒙画风的文人山水画典型风格;张羽《松轩春霭图》将董源浑厚山峦结构法和米氏云山点染法结合成一体,反映出元末文人山水画崇尚董巨和米氏画格的趋向;徐贲《蜀山图》虽创作于明朝建国后的洪武五年(1372年),然此图的画风延续着元画的风尚,取法董巨、王蒙画法,繁密而又沉凝。元赵衷《墨花图卷》,写百合、水仙、牡丹,表征孤高雅洁的人格,墨色渲运,细腻精微,是元代墨花墨禽画风气的衍生。

据介绍,为配合美方展品,上海博物馆还将补充七件有关联的藏品同时展出,存世著名的《睢阳五老图》肖像册,现分藏于大都会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耶鲁大学美术馆,此次展出大都会博物馆藏《毕世长肖像图》,后面有北宋钱明逸的题识。而大部分题跋藏于上海博物馆,这次上博将题跋部分一起展出,并增展明尤求临摹睢阳五老图的本子,将有助于了解此图册的全貌。又如克利夫兰美术馆展品元张渥《九歌图卷》,有褚奂以隶书写原辞。上海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馆又各藏一本张渥《九歌图卷》,时间以上博本最早,吉林省博本稍晚,克利夫兰本为晚期。本展将上博本一并展出,可作比较研究。为对照董源《溪岸图》,展出上博藏《夏山图卷》等。上博专家说,能集中看到如此之多的珍品,实在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