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箱柜:从藏私房到装点家居

2015-06-18来源于:新京报    编辑:清语


箱柜  


雕龙画箱 

箱柜家具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具,与人们的生活使用息息相关。柜、箱、橱、格,这些器物家具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到了今日,使用功能慢慢弱化,装饰功能增强,逐渐成为我们触摸和感受古典生活的纽带。如今,在雕刻工艺和形制上的改进,使箱柜类家具焕发出时代色彩。

中国最早的家具 箱柜

据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撰文考证,历史上真正称得上的家具是从夏、商、周开始有的,最早出现的家具是箱与柜。据其考证,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柜子,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墓的小柜与随县曾侯乙墓的漆木衣柜。当时的柜在形制上更接近于箱,这种柜,其实就是箱。

而箱柜的由来,据陈于书主编的《家具史》记载,“禁”,是箱柜的开始。这时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通常为长方体,形似现在的箱子,可以看出箱柜类家具的原始形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曾考证,古时的柜,并非我们今天所见之柜,倒很像我们今天所见的箱子。《国语》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夏后布币而策告之,卜藏其,吉,龙亡,而在椟。”这里的“椟”,即当时人们使用的柜子。据《尚书·金》记载,武王有疾,周公作册,“乃纳册于纳金之匮中”。椟和匮是同一器物,只是因时代不同而名称各异而已。

柜与箱的由来

汉代有了区别于我们现今所谓箱、匣的小柜子。据《元书故》记载,“今通之藏器之大者为柜,次者为椟。”柜子是似矩形而带矮足的箱子,柜呈长方形,下有四足,柜顶中部有可以开启的柜盖,并装有暗锁,柜身以乳钉作装饰。自汉世至隋唐,日常所用柜子大多采取这种式样。据胡德生考证,唐代有了较大的柜,能放置多件物品,且出现了书柜。到了宋代,除了桌柜以外,还出现了专门的书柜,以及集存贮和坐用两种功能于一身的坐柜。明代为适应生活需要,又创造顶竖柜、圆脚柜、亮格柜等其他品类的柜子。

具备桌案与存贮的橱

胡德生的《古代的柜、箱、橱和格架》一文介绍,橱出现在两晋以后。它是一种前面开门可供存贮书籍、衣被及食品等物的家具,是由汉代的几演变发展而来的。几用于存放东西,随着形式的发展变化和高度的增加,而成为一种架格。几的左右及后面加上了围板,前面安上了可供开启的小门,从而成为“橱”的形式。最初的小橱大多放在几案之上,少有大者。随着高形桌案的普及,这类家具的高度也逐步升高。后来又与桌案结合,成为具备桌案与存贮器两种功能的家具。

除此之外,由箱柜发展而来的家具还有书格和博古格等架格。据《明清宫廷家具二十四讲》,书格是专门放书的架格,与书橱的区别是不设门,四面透空,只在每层两侧及后面各装一道围子,使书册摆放整齐。架格中间一般要安两个抽屉,是为加强整体框架的牢固性,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功能。

博古格也叫“多宝格”,专为陈设古玩器物,到清代中期才兴起。格内横竖不等、高低不齐、参差错落的空间,打破了横竖连贯的格调,开辟出新奇的意境来。

现代箱柜家具的文化内涵

家具新品类的出现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型家具的出现就是伴随着高坐方式不断完善的。箱柜类的古典家具出现,使用价值远远高于装饰价值,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少有研究涉足。据航管红木北方区总经理黄咏恒介绍,在当今古典家具价值重新被人认知时,一些原本不太常见的传统的箱柜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例如画柜,这几年的需求开始增多;一些传统的箱柜开始有了新的用法:例如联三橱,原来主要放置在卧房里储物,现在又因其形制特殊,装饰性强,开始出现在各种过道、拐角,起到点睛、空间转换之意,还有很多人拿它来当玄关家具;一些传统箱柜的形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清式及海派的酒柜,越来越多地成为餐厅,甚至客厅家具。”

据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介绍,箱柜类家具在现代使用过程中,更注重其文化意味对居室格调的提升。“现代人更注重家具的实用性,如书箱这类储藏器物,已经不太使用,用的人不多了;但是有的款式很漂亮,也有消费者买回去摆在书桌上,增添书房的文化意味。书橱通透性好,现在多被摆放在玄关等位置,放一些艺术品;而闷橱的暗仓,以前都用来藏银子、储藏粮食等,这些功能都消失了。有些家庭喜爱古典箱柜家具的样式,会将一些家具模仿成古典家具的样式,如卫生间的台盆下设置成书橱的样式,将下水管道尽藏其中。给镜子加上红木制的边框,更增添了一些古典韵味。”

除了在功能、种类方面,红木家具在现代使用时有了改变,据北京红马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宇晨介绍,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箱柜类家具在尺寸、外观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以前的书柜比较深,是因为古人横放书,现代人习惯竖放书,书柜的深度变小;另外,书柜以前以透格为主,现在加了柜门、玻璃等,方便人们使用;以前房子高而深,箱柜家具尺寸都比较大,而现在根据房屋的尺寸,家具都变小,而且柜子等产品内部的层板数增加,储物功能更强大,符合现代人使用需求。”

精雕细刻提升精品价值

据宣明典居董事长傅军民介绍,有种审美倾向在红木家具上表现得很明显:器形上我们追求沉稳大方的庄严感,而装饰上又无所不用其极地精细刻画。尤其是体积较大的箱柜上,有很多让创作者施展技艺的空间。“常见的花纹,雕龙刻凤象征王者尊贵的自不必提;寓意吉祥平安的图案比如云纹、明暗八宝、福寿等也多为富贵者所钟爱。我们曾经做过的郎世宁花鸟顶箱柜,绘画依靠线条和色彩表现意境,在雕刻过程中只能依靠深浅的层次再现绘画的意境。如果一件古典家具能被称为精品,必定是雕工与红木材质的完美结合,而非随便选一幅画进行雕刻。”

据马宇晨介绍,在箱柜家具上雕刻现代画作,成为箱柜家具再次创新的潮流。“例如我们做过一套顶箱柜,由雕刻大师亲自操刀,将清代画家袁耀的巨作《蓬莱仙境图》复刻其上,器形远观方正,中正大气,型材神意气兼备。在珍贵的红木木材上雕刻画作是很慎重的事情,需要将画作的精髓与红木品质结合起来,稍有失误,变成遗憾。”

■ 业内声音

独板箱柜家具收藏趋势看好

●杨波,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箱柜类家具体积大,用材多,如果此类家具使用独板制作,收藏价值会大大提升。在元亨利,有的雕花顶箱柜二三十万,而有的素顶箱柜就五十多万,因为后者为独板制作,价值当然高。

收藏箱柜类家具,第一看木材,第二看工艺与韵味。就目前红木市场而言,老挝红酸枝的回报率比较高。同等工艺水平下,一定要看是否为整料,看面板、抽屉、暗仓等部分是否有拼接。抛开木料的话,看家具的工艺和韵味如何。建议消费者要多看,看得多,才知道粗糙和细致的差距有多大。

■ 柜类家具分类

顶竖柜

是在一个两门立柜的顶上再叠放一个两门顶柜。顶柜与底柜之间有子口吻合,故称“顶竖柜”,又称“四件柜”。这是明清两代常见的形式,可以并排陈设,也可以左右相对陈设。顶竖柜因经常并排陈设,为避免两柜之间出现缝隙,多用方料,且上下左右均为方正平直,没有侧脚和收分。

圆角柜

柜的四框和腿足用一根木料做成,柜架外角打圆,腿足亦做成圆形,因而又可称作“圆角柜”。圆脚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侧脚收分明显可见,对开两门,通常以纹理美观的整块板镶成。这种柜子的柜门与门边之间不用合叶,而采用门轴作法,既转动灵活,又便于拆卸。

面条柜

形体较圆角柜较小,一般以硬木及硬杂木制成。面条柜的两扇柜门攒柜镶心,取落堂镶法,这种工艺要求板心低于四框,两门中间有活动立栓,因立栓与门边较窄,故配置条形面叶,北京人俗称“面条柜”。一般圆角柜与方角柜并称为面条柜。

橱柜

是一种橱、柜、桌三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一般形体不大,与橱的形体大致相似。高度相当于桌案,柜面上可作桌案使用。柜面下安抽屉,抽屉下安柜门两扇,内装膛板,分为两层。门上装铜饰件,可以上锁。

(以上内容出自胡德生编著《明清宫廷家具二十四讲》一书)

■ 箱柜演变史

妆奁的演变

妆奁是古人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并流行开来,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从考古资料来看,奁内一般存放铜镜、梳篦、胭脂、唇脂、眉黛、油彩、假发、镜刷、小刀、粉扑、印章及一些珍贵的小物品。妆奁的变化同古人坐姿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汉代小巧的漆奁适合席地而坐时代,垂足而坐的坐姿在宋代最终确立,室内家具逐渐增高,大型梳妆台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马未都在《闺中妆奁》提到,“中国家具在明清时期得到巨大发展,出现用贵重木材如紫檀、黄花梨等制作的妆奁。妆奁的设计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类妆奁继承了汉代以来漆奁便携的特点,另一类已演变成高80厘米左右、不易搬动的家具。”

官皮箱的用途

王世襄曾在1996年时撰文《谈几种家具的形成》考证了官皮箱的用途:它是明代家具又一常见品种,其基本形式是顶上开盖,下有平屉,两扇门,门后有抽屉,分列三层,底有台座。

由于“官皮”二字费解,前人对它的用途说法不一。再加上明代宫廷有漆木制者,采用考究的髹饰做法,如剔红、雕填、百宝嵌等,造型大同小异,似乎只宜存放小件文玩及图章等,故使人困惑,未能断定其用途。不过传世实物既如此之多,只能是家庭用具而不像是官方衙署中物。其花纹雕饰又多为吉祥图案,且往往与婚嫁有关,如喜上梅梢,麒麟送子等,故可信为陪嫁妆奁,乃妇女用具。

近年在江苏武进县村南南宋墓中发现镜箱,为上面的看法提供了证据。它也是顶上开盖,下有平屉,屉内有可以支起并放下的铜镜支架,证明了它的用途。和官皮箱相比,主要只缺少两扇门而已。官皮箱门上的子口,与盖扣合后可以加锁,对抽屉内存放的细软起防盗作用。

博古架的出现

据胡德生著《中国家具真伪辨别》所载,博古架是专为陈放古器文玩的架子,其特点是框内高低错落形成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小格,格内陈放古铜、瓷器,或玉山子,或珐琅等炉、瓶、尊、彝之属,陈设于书房、客厅,为室内增添典雅清新的环境和气氛。清代中期绘画及版画中常有描述,清初以前资料未见。据史料记载: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名曰《宣和博古图》,计三十卷。随着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至清代雍正时期,凡前代古器均视为祥瑞名物,用其装饰家具。据此推断,博古架是清代雍正至乾隆时期出现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