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手抄本《船帮》见证扬州四码头

2015-01-26来源于:编辑:

  连日来,本报对《宝应古堤发现老码头遗存》以及扬州的码头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众多读者对古运河两岸遗存的关注。昨天,记者在退休干部沈德桃的家中看到了一本有关扬州清帮的早期原始资料《船帮》手抄本,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当时有72个半码头(溧阳码头只算半个),而扬州独占了其中的4个码头。

  《船帮》用牛皮纸装订,上书“船帮”二字。书为宣纸质地,第一页已经破烂不堪,但上面的字却依稀可辨。从第二页向后,保存相对完好。沈德桃告诉记者,这本手抄本是许多年前从地摊上购得。全书共68页,大约1.2万字。手抄本长约18厘米,宽约15厘米,每页约170字,共68页。昨天,扬州文史专家李保华在看了这本手抄本后,认为这是一本清代粮米帮、后来被称作清帮的成员加入清帮时的必读物,它的内容在研究清帮的著作中并不少见,但手抄本中有关扬州的记录对了解早期扬州清帮却意义重大。

  A

  瓜洲码头开帮仪式隆重

  记者发现,在《船帮》手抄本中,将天下分为72个半码头,最远的甘肃有莱城旱码头和广州西门大码头,而溧阳码头却只算半个。扬州有4个码头,即瓜洲六濠水码头、扬州邗江水码头、邵伯大码头和高邮北御小码头。李保华认为,选择扬州这4处为船帮的码头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它们都设在大运河边,为漕粮运行必经之处。

  李保华介绍,瓜洲六濠水码头每年的开帮仪式非常隆重。每至春季漕运时节来临,漕运总督选择风平浪静的良辰吉日莅临瓜洲,官员们穿戴齐整,先赴江神庙祭江。祭毕,中高级官员悉数登上大观楼,鸣炮升旗,以示漕船开帮。云集江南运河的镇江漕船见状,立即扬帆升旗,首尾衔接,从京口浩浩荡荡鱼贯而出,如一条巨龙横截大江,直渡瓜洲。首帮称为“江淮四头帮”,位居江苏21帮之首,船插金顶金丝盘龙雀杆,大红四飘带,绛黄龙凤旗。运船共80只,内停修8只,计进京72只。而后各帮方可陆续跟随。全帮既入瓜洲运河后,督运大臣乃飞折奏报朝廷,一健壮男子迅即飞身上马向京师绝尘而去。所谓“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即是这种场景的真实写照。入瓜洲的漕船并不立即北上,有时需要重新编帮或等待苏、松、常帮船按序前行,因此在瓜洲可能要暂住一两天开行。这时就是瓜洲最热闹和生意最兴旺的日子。《瓜洲续志》有云:“圜阓喧阗,百货屯集,懋迁有无,市利三倍”。

  B

  邵伯大码头排位最靠前

  至于邗江水码头的所在地,李保华认为应该是湾头码头之代称。他说,古代京杭运河或称邗沟,或称韩江,因此韩(邗)江码头即运河码头,扬城境内能称为水码头且位置重要的百业繁茂的地段则非湾头码头莫属。这里从汉唐开始不仅是北上客货之船的出境之地,也是南下船舶的入境之口,且为下河运盐船前往仪征的聚集之地,为水运交通之要道。

  高邮北御小码头在手抄本中排位靠后,但邵伯大码头却在扬州4个码头中排列在最前面。邵伯大码头在今天邵伯镇古街的西边,面临废弃的古运河畔的运河大堤上。

  李保华表示,邵伯码头今天看虽然有些“冷落”,但在当年运河尚未西移时,这里却是水陆货物上下的热闹地段。《邵伯镇志》说:“明清时期,邵伯既是运河线上的漕运咽喉,又是苏北重要粮食集散地,水运事业相当发达,每年约有三百万石漕粮过境。清乾隆年间,江南运往北京的白粮(供皇室御用的粳、糯米)均集中邵伯打包北上;山东、河南、淮北的大豆和里下河地区的稻麦也在邵伯集散。”因此邵伯大码头昔时帆樯如林,货物山积,古街上店铺林立,自然受船帮青睐,故船帮将这里选为大码头之一也是必然的事情。

  C

  便益门外有个粮帮公所

  此外,船帮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漕运水手,除了必须接受官方组织机构和制度的约束外,他们自己内部也有一套组织系统,除了北京天津卫、南京金陵卫、山东临清卫、湖北荆州卫“四大卫所”和“一百二十八帮半”的设置外,还有设在杭州武林门外拱宸桥边的粮帮总公所和粮帮公所的设置。李保华介绍,粮帮公所有两处:一处在南京鼓楼妙相庵内,另外一处则在扬州便益门外三茅庵,大门外有一个标志物铁锚。记者看到,在《船帮》手抄本中将扬州的地名写成了“扬州使益门二茅庵内”。李保华认为,这可能是抄者不熟扬州地名,把便益门误写成了“使益门”,三茅庵误写成了“二茅庵”。

  李保华介绍,目前扬州已发现和保护的会所有湖南会馆、岭南会馆、江西会馆、四岸公所等十余处。三茅庵所设立的粮帮公所规模不大,当是帮内头目定期议事、聚会或迎送漕船的场所。据一些老扬州回忆,三茅庵前后约有两进,位于便益门街临河一侧,解放后还保存完好。 记者 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