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沈阳汗王宫遗址进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2015-01-24来源于:沈阳晚报    编辑:

汗王宫遗址广场效果图

二进院大门

出土的滴水


昨天,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向沈阳晚报记者详细介绍了评选的进展情况,专家同时透露,沈阳汗王宫遗址将原址保留,并将建设成1600平方米的遗址广场。


汗王宫入围“十大”评选终赛


据介绍,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43个考古发现,是国家文物局从2012年全国900多个考古新发现中遴选出来的。从2013年2月27日到3月10日,进行了初评工作,包括沈阳汗王宫遗址在内的25个考古项目获得终评资格,最终结果将于4月9日产生。


尽管能否最终入选还是未知数,但是作为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12年以来的第一次,能够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汗王宫遗址位于北中街路北,九门路南,北面正对清盛京城“九门”遗址,南面正对通天街。该遗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进院落,南北通长41.5米,东西宽度不详。一进院仅发现大门和南围墙。大门为南向,东、西各发现3块柱础石。南围墙为包砖墙结构,宽1米。二进院整体坐落在高台基址上。


高台基底座由四道南北向、六道东西向的砖筑台基和围筑其间的夯土台共同构成。整个砖筑台基大体略呈长方形,南北宽23.5米,东西长度约46米。筑于高台基上的主体建筑早已无存。在高台基北面0.9米处,发现了汗王宫的北围墙,墙宽1.4米。


遗址废弃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绿釉琉璃建筑构件,有板瓦、筒瓦、滴水、花砖、串珠纹砖、砖雕等。瓦当、滴水当面和部分模印花砖上均为莲花纹饰。


曼陀罗建城理念惟一记录


参与考古挖掘的沈阳市考古研究所专家赵晓刚认为,汗王宫遗址的确认打消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汗王宫是否真实存在的顾虑,揭示了汗王宫的真实保存面貌。汗王宫与沈阳故宫大政殿为同时期建筑,两者的关系真实体现了清早期“宫”与“殿”分离的满族宫廷建筑特征。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姜万里认为,汗王宫遗址出土,对研究清早期的都城规划研究同样意义重大。清初盛京城的建设,采用的是藏传佛教曼陀罗理论,城市建设外圆内方,道路呈放射状,并非正南正北,这在沈阳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全国也是惟一保存下来的。


清曾经先后在赫图阿拉、辽阳、沈阳、北京建都。其中,赫图阿拉老城规模太小,辽阳古城遗址大都已经破坏掉,在北京则沿用的明朝宫殿,只有沈阳的清代早期建筑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汗王宫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认为,盛京是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最后一个都城,沈阳汗王宫的发掘,是我国都城考古的一个重要突破。


遗址广场2014年建成开放


据姜万里介绍,一个月前,汗王宫遗址保护项目规划,已经获得沈阳市规委会的批复。他说:“遗址会原址保护,建设成一个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的遗址广场。批复要求把项目做成体现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品工程。”


记者了解到,遗址广场为40米见方,南与通天街连接,二者成“甲”字形分布。遗址广场北侧是规划中的沈阳城墙遗址公园。在靠近遗址广场的通天街两侧,将建设反映清代历史的浮雕、雕像。遗址广场下陷,东西两侧为地上、地下各三层的仿古建筑,并有跨空连廊相接。


遗址广场的建筑模式将效仿雅典卫城,采用玻璃走廊,超过2000平方米的顶棚也采用透明材料。参观者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也可以在顶部的连廊远眺。姜万里说:“会让参观者犹如置身于时空走廊,在古老与现代间徘徊。”


据悉,目前遗址广场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2013年7月下旬以前,汗王宫遗址广场展示方案设计完成,2014年遗址广场工程建设全部结束,对公众开放。


姜万里认为,汗王宫遗址的发掘、保护,还将创造另一个范例。他说:“汗王宫遗址,位于沈阳老城区中轴线上,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商业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全国也非常少见。希望能够将汗王宫遗址广场,打造成历史与现代、沧桑与繁华相伴共存的沈阳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工程。”


(部分照片为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