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西藏古老密咒现身菩日文献 现由西藏大学收藏

2015-01-26来源于:编辑: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1年7月22日,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文献中心研究员西热桑布向记者介绍了“菩日文献”发现的过程和研究现状。

  西热桑布介绍,“菩日文献”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藏文文献,而它的发现却是一个意外。2002年,西藏聂拉木县菩日村的当地人在农田里挖出了一堆过于古老的纸片,但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将这些在地下躺了六七百年珍贵文献扎成一捆,随意堆在当地一个经堂的角落。

  西热桑布讲第一次看到文献时,收藏的状况非常差,就给他们1000多块钱,让他们好好保存进行一些包裹之类的保护。直到2006年,西热桑布把该想法跟学校汇报了一下,看“菩日文献”是不是能由西藏大学来收藏,经过很多攻关,最后达成了以交换的方式用一部完整的《大藏经》交换“菩日文献”。

  西热桑布说,当时收进西藏大学图书馆的文献非常散乱,而研究员们经过清理之后,发现总共1 万2 千多页的文献,尚有1 万页保存完好。学校组织专家鉴赏之后,发现这些由古藏墨、古藏纸写成的文献,形成约在8 到14世纪。这些纸片装帧有经折装、蝴蝶装,以及散页装,其中一些神秘的咒语,是西藏地方势力割据格局时期,一些民间教派的仪轨,而这些历史上的教派在以前的文献中鲜有纪录。其中价值最高的,是在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大波若波罗蜜经》的初译版本。

  西热桑布还介绍到现在敦煌里面的佛教典籍里面的书写方式,和它的这种译文形式十分相似,是古藏文的一种形式,都是反写的,这在现代藏文当中是没有的。另外,这种纸张和墨色就算被水浸过,但是字不会褪色。

  除了宗教文献,“菩日文献”还包含了丰富世俗内容,包括诗词和人物传记等,展现了当时菩日地区的文化风俗。

  2010年,“菩日文献”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第一阶段的基础研究已经完成。现在西藏大学的师生们正在将这些文献数字化,并制作副本,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