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韩天衡:书画鉴藏有学问(上)

2015-01-24来源于:中国书画报    编辑:

鉴赏与收藏,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如果只用几千字去谈,就等于是拿一个很大的篮球要放到自己的裤子口袋里面,那是塞不进的。我在这里讲书画的鉴赏和收藏,只能是浅谈。


鉴赏与收藏,在今天是非常热的,已经成为我们平时聊天或者是茶余饭后的话题了。鉴赏与收藏,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乐趣、一种满足,更是一种学问、一种文化。最后,还可能跟经济挂钩,属于一种投资。我想,大家津津乐道,就在于收藏除了能产生心灵愉悦之外,还能产生经济效益。我偶尔会去一些所谓的古玩市场看看,在那里的地摊上转一圈,没有见到一件古玩,大部分是仿旧工艺品。但那里像小菜场一样,人头攒动,做交易的人非常多,可见今天收藏队伍之大。


我从小受家庭影响,就喜欢玩这个东西。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到上海文物商店买一副吴昌硕的对联(真的),当时是4到6块钱,但今天的价位应该是在30万到40万。60年代初,我到北京荣宝斋,齐白石画得很工细的虫草扇面,一张卖5块钱,但也很少有人问津,而今天的正常价格大概是50万。我讲的这价格,还不是拍卖行炒上去的价格,而是比较折中的事实价格。


如果我们玩书画鉴定与收藏,也有很多专题、主题。历史上有很多收藏家财大气粗,从唐宋元明清一路收藏下来,比如明末的项元汴,民国时期的庞栗臣,都是属于这样的大家。但也有些人出于自己的实力考虑,可能就要缩小他的专题。比如说我是苏州人,我对苏州明代几位大画家有兴趣,我专门收明代四大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十洲。有些人喜欢扇子,专门收藏扇子,从明代中期一直收到现在。还有一些人,喜欢“四君子”,专门收梅兰竹菊题材的。这个系列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定的。


书画鉴藏,别人老是问有什么标准。我个人的心得和体会,认为有四条标准很重要。


1.真。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近代张大千和溥心畬,人称“南张北溥”,当时是很有名的两个书画家。溥心畬是清代皇室人员,大概他排行老二,大家都叫他二爷。我的老师曾经和我讲过这样的事情:人家出了高价要求他的画,他老是不给。有一次他出门送客人,碰到了求画人,那人问:“二爷,我求你的那件墨宝什么时候能赐给我?”“别急,里面在给你画呢。”大家听懂了没有?这也就说明他不避讳有人给他在里面代笔。张大千是做假的高手。从古到今,历史上做假的人都是蔽于密室,偷偷摸摸地做假,只有张大千堂而皇之地做假。而且历史上做假的东西不可能比真的贵,也只有张大千,他做假的东西,可能比真的还贵。我们讲鉴定,里面真的大有学问。


2.精。既要玩真东西,就要玩真东西里面的精东西。真和假有本质的差别,但同样是真的,精与不精也有非常大的差别。吴湖帆先生是海派一个大家,但吴湖帆先生应酬人家画的竹子,现在大概三五万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张真的。上世纪30年代后期,他开始出现一些很有自己风格的山水画。现在,那样的一张山水画可能要几百万。同样是真的,精与不精也有几百倍的差别。


3.新。这个新,不是昨天造出来的就是新,而是品相好,没有一点破损。现在有些做假的人不懂,为了做给外行看,总是用茶叶水泼一大堆,然后上面用虫咬一些洞,表明它是有年份的。老实说,好东西都是精心保存的,只有外行看到品相好的,说这是不可能的,几百年放下来,怎么可能像新的一样呢?实际上保存得好的旧东西有的是。比如一个今天被我们称为大师的画家,也是鉴定界的元老,当时请他到故宫鉴定宋元明清的字画,他看到一张宋徽宗画的《听琴图》,以为宋代的画怎么可能那么新,肯定是假的,就扔到了另外一堆里面去。实际上这是一张宋徽宗的真迹,还是宋徽宗自己承认、签署的真迹。正因为老先生觉得它太新了,就把它“枪毙”了,否定了。直到解放后,张珩、徐邦达、谢稚柳他们再鉴定的时候,才确定这是一张完全真的好东西。


4.少。唐代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他不是少,他叫没,就是没有。正因为他的东西“没有”,到现在你讲吴道子好得简直不可思议,也确实不可思议,因为真的东西一件都没有。如果这种情况下偶尔出一件真的,你想,这是多不得了的事情啊。所以我们玩艺术品,从鉴赏、收藏的角度来讲,少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点。


鉴定和收藏字画,把握这“真、精、新、少”四个字,我觉得很重要。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